中国产经网 > 快讯 >

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冲刺10万台

时间:2025-07-08 10:59:00 来源:网络 阅读量:9994

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发挥充电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成为关键。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

2027年底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冲刺10万台

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发挥充电基础设施的协同效应成为关键。7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四部门联合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促进大功率充电设施科学规划建设的通知》提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促进交通能源领域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产业迭代升级,单枪充电功率达到250千瓦以上的大功率充电设施得到进一步普及。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范围内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服务品质和技术应用实现迭代升级。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399.2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183.4万台、交流充电桩215.7万台。而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走高,新能源汽车企业或相关企业开始针对大功率充电网络进行布局,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成为补能赛点。今年3月,比亚迪发布兆瓦“闪充计划”,4月华为发布全液冷兆瓦级超充解决方案。

在企业加速布局“超充”赛道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引导大功率充电设施有序建设也至关重要。

《通知》中提到,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依法办理项目备案手续,各地牵头负责充电设施发展的部门要会同投资主管部门加强对大功率充电设施项目的监管,避免资源浪费和无序投建;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推动要素资源集约化利用,支持具有良好投资能力和运营经验的优质运营商开展场站建设、改造和运营;积极布局公交、物流、中重型货运等专用大功率充电设施。

此外,针对车企“自建桩”的开放共享、互联互通,《通知》提出,新能源汽车企业自建的大功率充电设施网络,原则上应无差别开放。同时,结合场站条件推广充电站与餐饮、娱乐、购物、汽车服务等融合的商业模式,提升充电服务体验。

“《通知》给予市场一个方向性的指引。车企建设公共充电站、充电桩,其实占用的是公共资源,因此原则上要求车企自建的充电站,应逐步有序面向社会车辆全部开放。”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表示,目前国内的充电桩还存在兼容性等问题,部分充电桩不能够满足所有品牌车辆充电的需求。因此,单一车企布局的公共充电桩需与其他品牌的车型进行调通,其中涉及软件等修改,目前各车企正在逐步解决,但整个过程需要时间。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走高的情况下,车企间已开始提速充电网络的互联互通。此前,极氪、蔚来、特斯拉等车企已陆续对外开放充电桩设施。其中,今年6月,特斯拉宣布首批V4超级充电桩上线,覆盖上海、甘肃、浙江、重庆等地服务区,该批充电桩具备防雨防水等六重安全保护机制,并同步向非特斯拉品牌车辆开放。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放充电桩的同时,充电系统标准化也成为外界关注的话题。对此,《通知》提出,有关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要持续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快设备型式、计量检测、通讯协议、场站建设、运营管理、安全防护及数字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以标准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尊重市场、着眼长远的原则,推动大功率充电国家标准纳入车、桩市场准入条件,开展面向大功率充电国家标准的车桩互配测试和对比验证,综合考虑市场接受度、产品兼容性、技术先进性、运行安全性,分类推动大功率充电标准在高压平台乘用车型和重卡等商用车型上装车应用。同时,加强大功率充电标准国际化工作,推动国内国际充电标准协同发展。

此外,《通知》还在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应用、加强要素保障和支持力度、加强大功率充电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给出建议。仝宗旗表示,在公共充电场景中,《通知》对大功率充电设施投建、运营、消费场景等的细化,能让相关企业和市场更快地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并尽快实施落地。同时,在公共充电场景中,大功率充电桩的加速布局,也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友情链接

中国产经网|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RSS订阅

Copyright @2010- jc.kbd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产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2015281号

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互联网网友交流,只供网交流所用、所有权归原权利人,如有关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告之,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邮箱:bgm1231@sina.com